Category:

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


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兼任副教授楊惠婷博士表示:「過去咪唑二肽比較常被拿來討論對於運動表現的幫助,不過現在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它對腦部的保護也很值得關注,尤其是在神經抗氧化和認知功能方面。」

◎ 健康醫療網

在研究基礎方面,咪唑二肽補充品已有不少臨床觀察與作用機轉研究支持,主要集中在支持記憶力、注意力與神經抗氧化等層面。(擷取自貼文)

台灣在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腦部保健需求也隨之快速升溫。過去講到補腦,許多人會先想到雞精,但其實在營養科學領域中,有一種天然來源的機能成分——「咪唑二肽(Imidazole dipeptides)」,正逐漸受到關注。這種來自肉類的營養素,原本常被用在運動營養上,如今更被發現也和腦部健康有關,成為新一代的補腦選擇。

咪唑二肽是什麼?肉類天然雙胜肽 支持腦部健康有潛力

咪唑二肽是存在於動物肌肉與大腦中的天然雙胜肽,主要包含「肌肽(Carnosine)」和「甲肌肽(Anserine)」,常見於牛肉、雞肉等食材中。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兼任副教授楊惠婷博士表示:「過去咪唑二肽比較常被拿來討論對於運動表現的幫助,不過現在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它對腦部的保護也很值得關注,尤其是在神經抗氧化和認知功能方面。」

七大作用機轉 從細胞層面守護腦力

根據多篇國際研究,咪唑二肽對腦部健康的影響,已逐步被整理出七大生理機轉,包括:

抗氧化作用:有助清除自由基,減少腦部氧化傷害。

抗糖化反應:能降低糖化終產物(AGEs)在大腦的累積,與退化性疾病有關。

螯合金屬離子:幫助穩定體內過多的銅、鋅等金屬離子,避免神經受損。

降低神經發炎與過度興奮:可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穀胺酸,減少過度刺激導致的細胞傷害。

促進神經可塑性:有助神經細胞連結與訊號傳遞,對於學習和記憶能力相當重要。

穿越血腦屏障:可以直接進入腦部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刺激神經滋養因子(BDNF)分泌:幫助神經再生,對維持認知功能有幫助。

楊惠婷博士表示:「這些機轉都是從細胞層面開始,提供多方位的支持,不是單一作用,所以特別受到營養科學界的重視。」

對於長者認知有幫助嗎?臨床研究結果這樣說

根據Masuoka團隊2021年的研究發現,長者補充咪唑二肽後,在注意力與記憶方面的認知測驗表現有穩定趨勢。另外,也有一項由Szczesniak等人2014年執行的雙盲對照試驗指出,長期補充含肌肽與甲肌肽的配方後,對年長者的認知表現和體力狀況都帶來幫助。

此外,日本火腿集團的中央研究所與國立老年醫學中心合作進行的研究也發現,透過雞肉萃取取得的咪唑二肽成分,可作為中老年人維持記憶與資訊處理能力的營養補充參考。

傳統雞精vs咪唑二肽補充品 怎麼選?

在台灣,雞精一直被視為提神、補腦的傳統保健食品,但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雞精和咪唑二肽其實有明顯不同。雞精的成分主要是非特定的胺基酸和胜肽,實際含量會因原料和熬煮方式不同而有所變化,相對比較難掌握。而咪唑二肽補充品則是標準化製程,可以精準控制肌肽與甲肌肽的含量,每次補充的成分比較穩定。

在研究基礎方面,咪唑二肽補充品已有不少臨床觀察與作用機轉研究支持,主要集中在支持記憶力、注意力與神經抗氧化等層面;而雞精的效果多為主觀體感,例如提神或覺得比較有精神,較少具體的實證數據。

楊惠婷博士指出:「如果想針對認知保健進行比較精準的營養補充,選擇有成分標示、機轉清楚的產品,會比單靠印象中『吃了比較有精神』來得有依據。」

應用多元、吸收度高 有機會成為認知保健的新主流

目前咪唑二肽已被應用在日本、台灣、中國等地的多種保健食品中,包括機能性飲料、即飲包、眼部疲勞配方、銀髮營養包等。因為分子小、吸收率高,又能穿越血腦屏障發揮作用,加上在人體與動物實驗中都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與耐受性,而逐漸受到關注,成為日常認知營養補充的新選擇之一。

「不只適合銀髮族,其實平常工作壓力大、長時間用腦的上班族、學生族群,也都可能從這項成分得到幫助。」楊惠婷博士補充說道。

補腦靠科學選擇 不再只是靠印象「補一補」

隨著腦部保健成為全民關注的議題,營養補充品也越來越走向「有成分、有研究、有感受」的方向。咪唑二肽這個來自肉類的天然成分,透過多篇研究支持其對認知機能的幫助,在老化社會下提供一種兼顧科學與日常實用性的補腦方案,不只是補一補而已,更是有根據的保健選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 雞精之外的補腦新選擇?「咪唑二肽」靠科學實證 打造認知保健新趨勢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鄭智銘醫師(圖左)積極參與篩檢活動,及時給予克國第一線工作人員回饋。(台北榮總提供)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灣持續展現國際醫療援助的軟實力!由台北榮民總醫院(簡稱北榮)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Taiwan ICDF)攜手推動的「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強化計畫」,在今年7月圓滿完成首次實地視察與合作交流任務,獲得該國總理暨衛生部部長德蘭斯.德魯(Hon. Dr. Terrance Drew)的高度讚賞,雙方並達成深化後續合作共識,為我國醫療外交再添佳績。

這項心理健康計畫是在2024年7月駐克國大使林昭宏,與克國總理兼衛生部長德蘭斯•德魯,正式簽署3年合作計畫,涵蓋政策協助、臨床培訓、社區推廣與在地人才培育等多面向合作。今年2月克國衛生部次長Ms. Shelisa Martin Clark及Dr. Merisa Grant Tate 教授至台灣參訪,4月至5月克國3名種子學員到台灣受訓。

北榮醫師實地訪查 助強化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今年7月13日至19日,由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鄭智銘與鄭佳洵代表團隊赴克國進行實地訪查,執行多項任務,包括拜會衛生部、實地參訪醫療與社區機構、主持去污名化工作坊、指導臨床訓練班及參與軍方健康篩檢等。代表團針對當地醫療現況與挑戰,提出包括成立慢性病房、推動遠距精神會診、建立個案管理制度與重大傷病補助制度等具體政策建議,獲得當地政府高度重視。

鄭佳洵醫師(圖中)積極參與篩檢活動,及時給予克國第一線工作人員回饋。(台北榮總提供)

去污名化教育獲熱烈迴響 克國總理點名致謝台灣

在尼維斯島舉行之去污名化教育工作坊獲得與會專業人員熱烈迴響,鄭佳洵醫師以臨床實例分享心理疾病的可治性與誤解危害,鄭智銘醫師亦在現場進行總結與鼓勵,強化正向觀念。克國媒體與衛生部官員高度肯定台灣醫師的專業表現與務實貢獻,並表示「台灣不僅是知識的提供者,更是真正理解並尊重我們文化與需求的合作夥伴。」

北榮與克國去污名化工作坊全體人員合影。(台北榮總提供)

在7月18日於衛生部舉行的任務總結會議上,台灣代表團提出完整評估與可行建議,獲得總理與衛生部部長高度評價。衛生部官員指出:「台灣的參與對我國心理健康體系的建構起了關鍵作用,我們對未來深化合作充滿期待。」

會中雙方也同意將進一步擴展遠距教育與種子師資制度,確保在地人才養成與制度永續。未來,台灣與克國將持續深化心理健康領域的合作,並以此為基礎擴展更多以人為本的醫療援助,實現國際共榮與健康平權的目標。

北榮與克國臨床訓練班全體人員合影。(台北榮總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醫師提醒,除了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指險套、口交套等防護外,還要準備進階「性病防護3寶」:PrEP暴露前預防性投藥、HPV疫苗接種、STD性病檢查;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管是「來都來了」還是「配對成功」,在深度交流之前,真的做好準備了嗎?恆昕泌尿科診所院長陳鈺昕提醒,除了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指險套、口交套等防護外,還要準備進階「性病防護3寶」:PrEP暴露前預防性投藥、HPV疫苗接種、STD性病檢查。

陳鈺昕在臉書專頁「恆昕泌尿科診所」發文表示,別因為一時爽快,換來一世的遺憾性病感染,若不幸在過程中未做到全面防護,或擔心碰觸到對方體液擔心被傳染,也可以在事後預防性投藥,不安全性行為後2-3週進行性病檢測,確保是否受到感染,若有症狀,如發燒、喉嚨腫痛、生殖器異常、外觀變化等,請立刻到泌尿科就醫。

預防性病進階防護

●PrEP暴露前預防性投藥:事前服用來預防HIV(愛滋)感染風險,可依需求分為每日固定服用或單次性行為服用,保護率達90%以上。

●HPV疫苗接種:可預防由HPV病毒株引起的疾病,包含菜花、子宮頸癌、肛門癌、陰道癌、口咽癌等,保護力長達10年以上。

●STD性病檢查:透過抽血、驗尿、棉棒沾取檢體來檢測是否受感染,可檢測出HIV、梅毒、淋病、披衣菌、菜花、皰疹、陰道滴蟲等,5-10天可產出檢查報告。

事後預防性投藥

●PEP暴露後預防性投藥:針對HIV愛滋病毒於暴露後72小時內服用,持續服用28天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保護力80%以上

●Doxy-PEP預防性投藥:一種以抗生素來預防細菌型性病的藥物,用來預防梅毒、淋病、披衣菌感染,最遲於72小時內服用,保護力約50-70%。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圖4:太衝穴位於腳背。(照片提供/江政謙)

文/江政謙

▲圖2: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印堂穴位於眉心。(照片提供/江政謙)

炎熱的季節,氣溫高、濕氣重,常使人感到倦怠、心煩、食慾不振。尤其現代人長期待在冷氣房,飲食過於寒涼,易造成腸胃不適、氣血失調。中醫根據《黃帝內經》強調「春夏養陽」,此時正是順應自然、調養體質的好時機。透過正確的養生原則,不僅可預防中暑與慢性病復發,更能提升整體免疫力。

▲圖3:內關穴位於手腕內側。(照片提供/江政謙)

預防中暑、慢性病 提升整體免疫力

▲圖1:酸梅湯清熱生津,是消暑飲品。(照片提供/江政謙)

中醫認為,「夏氣通於心」,夏天氣候炎熱、陽氣最盛,心火易旺,應養心為要。日常宜保持心平氣和,避免情緒激動與熬夜,並適度午休,以補充精神。建議清晨或傍晚氣溫較涼時進行溫和運動,如散步、太極、伸展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安定心神。

夏日飲食宜清淡,避免油膩與過度滋補之物。可多食紅色食材如番茄、紅蘿蔔,有益氣補血之效;也可適量攝取苦味食物如苦瓜,有清熱瀉火、解暑助消化之功。

茶飲方面,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都是夏日佳品,有助清熱生津、利尿排毒。但體質虛寒、腸胃弱者不宜過量飲用冰品與寒涼飲食,以免腹瀉、脹氣。

◎自製酸梅湯(圖1)

●材料:烏梅、山楂各1兩半,甘草5錢。

●作法:加3000-4000毫升水煮半小時,可加冰糖調味。

◎穴道按摩通經絡

長時間處於冷氣房內,溫差大、血液循環差,常導致肩頸僵硬、頭痛、疲倦感。可按摩以下穴位,舒緩症狀、提升元氣。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有助緩解頭痛、安神提神(圖2)。

●印堂穴:位於眉心,能紓緩心煩、鬱結情緒。

●內關穴:位於手腕內側,可舒緩心悸、胸悶、緊張(圖3)。

●太衝穴:位於腳背,有助清肝火、調氣血、放鬆情緒(圖4)。

每天可自行按摩穴位1-2分鐘,幫助氣血通暢、調節自律神經,亦可作為預防冷氣病與夏日倦怠的自然療法。

炎夏養生需防過汗、忌過寒,尤其老年人、小孩與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室內外溫差調節,避免長時間曝曬;飲食宜少辛辣、生冷,慎選適合體質的蔬果與茶飲;如有體質虛寒、易腹瀉、過敏等症狀,建議就醫諮詢專業中醫師,以獲得個人化的調養建議。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奇美醫院獲得ISO7101驗證,由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管理與保證事業群副總裁鮑伯宇(中右著西裝者)頒發證書給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中左)。(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落實醫療品質管理、建立以人為本的就醫環境,奇美醫院取得「ISO7101認證」,為全台首家獲得該國際級醫療品質管理系統標準驗證的醫學中心。

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表示,ISO7101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2023年推出,全球第1套專為醫療機構設計的品質管理系統標準,結合醫療專業特性,聚焦病人安全、醫療品質及病人經驗,涵蓋領導治理、臨床作業、病人參與、風險管理、人力資源、資訊安全與感染控制等七大核心要素。獲得此世界級的認證,對病患的就醫品質更有保障。

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管理與保證事業群副總裁鮑伯宇今(23)日到奇美醫院頒發證書,由林宏榮代表接受,鮑伯宇指出,ISO7101是醫療機構管理轉型的關鍵推力,系統強調由組織高層主導,推動由上而下的品質文化建構,形塑以人為本的醫療照護體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藝人歐陽妮妮與張書豪的兒子6個月大(右),即動了生平第一刀。讓父母好捨不得。(取自歐陽妮妮IG)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藝人歐陽妮妮與張書豪的兒子6個月大,但自貝比出生後總是是淚眼汪汪,眼睛遭到分泌物緊黏住眼瞼,小夫妻抱著兒子就醫,才知是先天性鼻淚管阻塞,不過這種情況好發於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眼科醫師指出,若長期鼻淚管阻塞沒有得到適當地治療,可能會造成急性淚囊炎及眼窩蜂窩性組織炎。

原本張書豪也想讓貝比自行痊癒,試過點藥水、按摩等方式後仍未改善,在醫師解說下決定讓貝比體驗人生「第一刀」,手術後半個月,再沒有淚眼汪汪、雙眸被分泌物黏住了。

手術後半個月,再沒有淚眼汪汪、雙眸被分泌物黏住了。(取自歐陽妮妮IG)

根據高雄榮總眼科部衛教資料,先天型鼻淚管阻塞大多在一歲以前會自行緩解。小於6個月的嬰兒,家長可先以按摩方式,自淚囊往鼻淚管方向,由上而下按摩幫助疏通。6個月到1歲的幼兒,若按摩無效,可考慮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淚管探針術,若無先天結構發育異常,通常術後預後良好。

在鼻淚管狹窄的地方進行擴張或置入人工淚管,達到管道暢通的目的,人工淚管多在半年後移除。若在上述方法治療無效或嚴重阻塞的患者,須接受淚囊鼻腔造口吻合手術併置入人工淚管。方法是在淚囊與鼻腔做一個永久的排放通道,疏通淚水,手術多採全身麻醉,人工淚管多在半年後移除。臨床上常見鼻淚管阻塞因細菌感染,引起急性淚囊炎或蜂窩性組織炎,視力模糊等併發症才就診,此時需住院治療、或合併手術才能治癒。因此,當眼睛流眼油卻治療無效時,一定要考慮鼻淚管阻塞,即時的就醫,加上正確的診斷及治療,脫離濕搭搭的雙眼是指日可待的。

內視鏡助攻 不留疤又成功率高

值得一提的是新式內視鏡鼻淚管重建手術,是治療鼻淚管阻塞成功率最高的手術之一。過去鼻淚管重建手術傳統上是從皮膚開刀,所以臉上會有疤痕。目前眼科及耳鼻喉科醫師團隊已經發展至經鼻腔內視鏡的開刀方式,所以皮膚不會留疤,並且術後恢復快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王晴指自己學YouTube短視頻煮雞蛋,將蛋放置微波爐內,沒想到在打開時,蛋成「炸蛋」弄傷她的眼角膜。(取自王晴IG)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有「八點檔本土劇林志玲」之稱的王晴昨(19)日在社群上PO文,指自己學YouTube短視頻煮雞蛋,將蛋放置微波爐內,沒想到在打開時,蛋成「炸蛋」弄傷她的眼角膜,皮膚也受到輕微燙傷,她受到驚嚇,一路哭暈了直衝到醫院掛急診。

她21日再度更新近況,再度赴醫院打止痛針,還是無法緩解。王晴透露,「炸蛋」的威力之大,連流理台也被炸碎一角,令她不堪回首。

使用微波爐須知如下:

●不能煮帶殼蛋、全熟蛋,以免烹煮過程中爆裂。

●不可將密封罐裝食物或瓶子放入,當氣壓增加,瓶子可能會爆炸。

●不可加熱飲料(如水),因微波加熱會導致延遲性噴濺沸騰,容易發生燙傷。

●不可煎炸食物。

●不可將乾布、報紙、或其他紙類製品放入加熱,可能會引起著火。

●袋裝食物請打開包裝倒在其他容器內加熱。

●切勿使用金屬器具(包含帶金邊、銀邊的器具及錫箔、鋁箔紙的包裝、不銹鋼器具等),木、竹、紙類容器,耐熱差的塑膠容器以及一般玻璃容器皆不可。

王晴為了求快,一時大意將生蛋放入微波爐,忘了生雞蛋因為蛋殼含水量極少,蛋黃、蛋白含水量非常多,微波時間一久,蛋裡的水變成蒸氣,加上蛋殼不透氣使得內部氣壓增加,於是雞蛋就爆炸了。因微波加熱會產生蒸氣,急速膨脹的氣體讓內部壓力急遽升高,所以密閉物體勿放進微波爐,有爆裂危險。

臨床上不少人因拔隱型眼鏡戳到眼睛而傷到角膜,導致眼睛刺痛畏光,經眼科醫師診斷為角膜破皮。衛福部朴子醫院眼科主任高丕霖指出,輕微的角膜損傷,症狀可能在幾天到一星期內就會有明顯的改善。然而,對於嚴重的角膜破皮,恢復的時間可能會更長,可能需要數週或數個月。

另外,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王司宏在「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衛教資料」上指出,角膜上皮受外力刮傷或磨損剝落的情形,因為角膜上皮層底下有豐富的神經,一旦角膜破皮會使神經曝露出來,非常疼痛,而且會怕光、流淚,眼睛幾乎睜不開,在角膜周圍的結膜會充血發紅,張眼閉眼時會覺得眼睛內好像有異物卡在眼內。

至於王晴因此事受到驚嚇,懷疑自己會有創傷症候群(PTSD)。高雄市大同醫院身心科醫師王紹承指出,創傷症候群發生於病患出現如不自主反覆回想創傷、睡眠問題、過度警覺、易怒、迴避特定人物和場景、以及持續感到恐懼、憤怒或罪惡感等創傷反應,此時稱為「急性壓力反應」。若這些困擾持續超過1個月,則可能發展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諮商心理師提醒,當壓力累積太多,心理也會感冒,心理諮商就是適時給予維他命、休息的空間,幫助民眾恢復心理健康;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年7月初新竹接連發生某大學學生與電子大廠員工輕生的憾事,凸顯出高「高知識、高功能」的菁英族群在心理健康上,所面臨更深層的求助困境與文化結構限制。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心裡卻早已崩塌,不僅周遭親友難察覺,自己也不願經易啟齒求救。

青壯年心理支持方案開放 3次免費諮商幫助你走出低潮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提醒,每個人都需要適當的抒發情緒、放鬆,當壓力累積太多,就像身體發燒、咳嗽一樣,心理也會感冒,心理諮商就是適時給予維他命、休息的空間,幫助民眾恢復心理健康。若民眾有需求可參考衛福部的「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年滿15歲至45歲的民眾三次免費心理諮商,或各縣市的衛生局亦有提供相關的服務,有需求都可以主動尋求協助。

外表堅強不代表沒事 高知識族也需要被看見的情緒支持

諮商心理師張祐瑄指出,菁英族群無論是在學業或職場中,往往處於高度競爭與自我要求的環境下,長期下來容易累積大量心理壓力,而在台灣的文化脈絡中,「自律」、「抗壓性高」經常被視為「成功」的表徵,卻也讓人難以坦然表達「情緒」或面對「低潮」,成為求助的一大阻礙,甚至可能發展所謂的「高功能憂鬱(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狀況。此一狀態雖非正式診斷名稱,卻描述了一群在外表與功能上看似一切正常、甚至表現優異的人,其實內在長期承受憂鬱、低落、空虛或麻木等情緒困擾,而這種狀態因不易被親朋好友所察覺,經常導致這些人錯失了及早求助與被協助的機會。

詔適心理師提醒,有些人外表與功能上看似一切正常、甚至表現優異的人,其實內在長期承受憂鬱、低落、空虛或麻木等情緒困擾,而這種狀態因不易被親朋好友所察覺,經常導致這些人錯失了及早求助與被協助的機會;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諮商心理師蔡惟寧進一步說明,造成此種情況的深層原因,往往來自個人心理與社會文化的交互影響。人們如何看待自身狀況、對於求助的看法,可能認為求助是弱者、失敗的表現,要堅強不能輕易表達情緒和需求。一般民眾對於高知識階層的想像,認為他們聰明、能力好,可以處理任何情況。對於心理諮商的污名化,覺得接受心理諮商就是有問題的想法。另外,社會傳統觀念對於男性的刻板印象,也會造成高社經地位的男性更不易向外求助,致使不輕彈的男兒「淚」變成男兒「累」。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人們讀好學校、有好工作,看起來光鮮亮麗,心理卻承受過多的壓力,無處訴說,難以啟齒。

胡延薇呼籲,心理感冒了,應尋求心理諮商協助,心理諮商就是適時給予維他命、休息的空間,以恢復心理健康,切勿吝於求救。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新竹臺大分院「里鄰健康日」登場,攜手社區歡慶臺大醫院一百卅週年,深獲社區民眾好評。(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慶祝台大醫院創院一百卅週年,新竹台大分院二十日於竹北院區舉辦「里鄰健康日」,結合健康篩檢、親子體適能、主題衛教、在地市集與永續手作等多元內容,吸引超過近五百位民眾熱情參與,展現醫院深耕社區、推動健康促進的行動力。

院長余忠仁表示,台大醫院一百卅週年系列活動,不只是回顧歷史,更是展望未來醫療的責任與價值。醫療體系的使命,不僅是提供病人診療服務,更要走進社區,回應社會需求,守護下一代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余忠仁指出,「里鄰健康日」正是體現此一理念的具體行動,透過結合專業醫療與在地文化,讓健康教育融入日常,落實「全人醫療」與「社區共融」的精神。活動亦響應「世界肝炎日」,由新竹台大分院團隊攜手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舉辦「全民超了沒?」超音波義診,針對四十歲以上民眾提供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單日服務達二百廿七人次,有效提升肝膽疾病早期篩檢率,深獲好評。

此外,活動融入ESG精神與永續理念,鼓勵民眾從日常實踐健康生活與環境友善。現場衛教攤位涵蓋感染預防、腸道保健、肌力測試、達文西手術及社會工作等主題,搭配互動遊戲與集點機制,有效提升民眾參與度與健康識能。

新竹台大分院透過「里鄰健康日」,不僅深化與社區的連結,也展現醫學中心體系在健康促進、智慧醫療與社會責任上的多元實踐,持續朝「全人醫療」、「智慧健康」、「永續發展」的願景邁進。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當全球面臨高齡化與慢性病挑戰,日本千葉大學與美國國立老化研究所的臨床研究發現,維生素B3的衍生物菸鹼醯胺核糖能有效提升NAD⁺濃度,改善血管與腎功能,具抗老潛力,有望成為機能市場的新星。

撰文=編輯部

面對老化社會與慢性疾病高漲,如何有效延緩生理衰退成為全球關注焦點。2025年6月,日本千葉大學與美國國立老化研究所合作於《Aging Cell》發表臨床研究,證實維生素B3衍生物「菸鹼醯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可改善血管彈性、緩解皮膚潰瘍與腎功能惡化,為延緩老化提供營養干預新證據,也為食品與保健品開發注入新靈感。

從細胞輔酶到抗老營養素:菸鹼酸

維生素B3為人體必需營養素之一,其代謝形式菸鹼醯胺核糖可作為細胞輔酶「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的前驅物,參與能量代謝與DNA修復,是維持細胞活力與抗氧化機制的核心角色。近年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體內NAD⁺水準會顯著下降,導致粒線體功能受損、發炎反應升高,進而加速老化。

在日本,患有罕見早老症「韋納症候群(Werner Syndrome)」的族群正是老化過程加速的代表。韋納症候群是基因突變所致,容易在40歲出頭出現動脈硬化、皮膚潰瘍、腎衰、糖尿病等高齡病症。因此研究團隊以韋納症候群為模型,進行菸鹼醯胺核糖的臨床試驗,以驗證其抗老化功效。

首項臨床實證:抗老化、延緩動脈硬化與皮膚潰瘍

這項研究為全球首項針對韋納症候群病患進行的菸鹼醯胺核糖臨床試驗(每日口服1000毫克)。研究結果顯示,服用菸鹼醯胺核糖可提升血漿中的NAD⁺濃度,不僅有助細胞能量代謝與修復功能,更能提升血管彈性(經由降低脈搏波傳導速度)、延緩動脈硬化,並改善慢性皮膚潰瘍。

在腎功能方面,服用菸鹼醯胺核糖有助於降低血中肌酸酐濃度,並減少多種與腎功能衰退相關的尿毒代謝物,如吲哚硫酸與酚酸硫酸酯,進一步緩解腎臟代謝壓力。研究也指出,這些代謝物為腎臟疾病進程中的潛在致毒因子,NR有望延緩相關併發症發展。此外,菸鹼醯胺核糖也促使具有抗老化潛力的亞精胺濃度上升。

千葉大學醫學院Koshizaka Masaya教授指出:「這是首次在人類早老症模型中證實,補充菸鹼醯胺核糖能同時提升NAD⁺、改善血管健康與緩解慢性皮膚潰瘍,顯示其具有延緩老化的潛在效益。」

邁向食品應用:市場潛力與實務挑戰並存

隨著消費者對抗老與健康營養的重視提升,菸鹼醯胺核糖作為維生素B3的活性形式,逐漸受到食品業者關注。全球營養強化食品市場正快速成長,預估至2030年,抗老產品市場將達806億美元。

若法規許可,菸鹼醯胺核糖有望被應用於即飲營養飲品、膠囊、強化穀物等產品中,訴求延緩老化與促進代謝健康。然而,食品應用需達每日300~1000毫克劑量,對配方穩定性、風味與吸收效率皆是挑戰,仍需透過包埋技術或配方優化來克服。

此外,各地法規對菸鹼醯胺核糖的分類與使用規範不同,在台灣與亞洲多數地區仍屬保健品等級。未來若能完成安全性評估與標示登錄,並結合其他營養素發揮加乘效益,將有望成為新一代功能食品的重要成分。

抗老營養強化的下一步?

這項臨床研究強化了NR作為抗老營養素的科學證據,未來不僅可望應用於特殊疾病患者,也有潛力延伸至一般老年族群、健康促進市場,進一步推動食品科技領域的創新應用。

儘管目前距離食品端商品化仍有一段距離,但隨著臨床數據累積與消費者教育逐步成熟,維生素B3將可能成為抗老化機能食品的下一個明星成分。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吃B群究竟有何幫助?維生素B比一比 正確飲食才能有效補充營養!
維他命B群掌控著你的大腦情緒變化!常飲酒的人更要注意補充
麻油好處知多少?網議抗老、護血管、治便秘最佳幫手!

參考資料
Food Navigator, Could anti-ageing discovery boost B3 fortification in F&B?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