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增加死亡率 運動專家建議,可透過舉重增骨密度,強化骨骼健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調查,近5名老人中就有1人曾跌倒,跌倒引起骨折或頭部外傷,會增加罹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有骨質流失風險的人群,特別老年人和停經婦女,更應該注重運動,保持骨骼健康。南澳大學運動科學專家亨特·貝內特(Hunter Bennett)指出,大量證據表明,肌力訓練可以提高成年人的骨密度,從事肌力訓練對骨骼健康有益處。
《The Conversation》報導指出,跑步、跳躍、踢足球和打籃球,有助於增強骨骼密度和力量。但是,當你在健身房裡站著不動舉重時,情況又會怎麼樣呢?貝內特表示,並非所有運動都天生平等,一些證據表明,對骨骼施加更大負荷的大型複合運動,例如,深蹲和硬舉,對增加脊椎和臀部的密度特別有效,而這2個部位容易發生骨折。
什麼影響骨骼健康?
研究表明,有幾個因素會影響骨骼的強度和密度:
●老化:隨著年齡增長,骨質密度會逐漸下降。女性在停經後骨密度下降的幅度通常較大,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會經歷這種情況。
●營養:食用富含鈣的食物(尤其是乳製品,但也包括許多蔬菜、堅果、豆類、雞蛋和肉類)已被證明對骨密度有輕微影響。
●曬太陽:陽光可以幫助你的身體產生維生素 D,從而幫助你吸收鈣,並且與提高骨密度有關。
●運動:眾所周知,進行高強度、高負荷運動(如短跑和重量訓練)的人往往比不進行運動的人骨骼更緻密、更強壯。
●吸煙:吸煙的老年人的骨密度,往往比不吸煙的老年人低。
為什麼運動可以提高骨密度?貝內特表示,就像肌肉在承受壓力時會變得更強壯一樣,骨骼在承受更大負荷時也會變得更強壯。無論男女,越早開始鍛煉,老年時骨骼密度就越高。這對長期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其中,對骨骼健康最有效的運動之一就是舉重,當你舉重時,肌肉會拉動骨骼,發出促進新骨形成的訊號。
人們認為,舉起較重的重量比舉起較輕的重量效果更好。這意味著,用大重量進行3到8次重複的訓練,可能比用較輕的重量進行多次重複訓練對骨骼的影響更大。
骨骼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並變得更緻密,通常需要6個月或更長時間。這意味著,為了骨骼健康,最好將肌力訓練納入每週的日常訓練中,而不是一次進行幾週的間歇性訓練。如果你是肌力訓練新手,可能需要先從輕一點的重量開始,熟悉動作後再增加重量。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