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姵潁醫師說,針灸特定穴位也可以改善因為壓力、焦慮引發的「咬牙切齒」。(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
70歲阿嬤因牙齒不自覺會快速咬合和顫抖,長年飽受「咬牙切齒」困擾,縱然求醫多年始終難解。經醫師診斷阿嬤是長期焦慮、壓力大,罹患「顳顎關節症候群」,經中藥搭配針灸治療,1個多月後,咬牙緊繃感和發作的頻率終於明顯減輕和減少。
長期焦慮釀「顳顎關節症候群」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吳姵潁說,顳顎關節是連接下顎骨跟顳骨的重要關節,容易因壓力、習慣性動作或外力等影響,導致關節活動受限或出現疼痛。常見的症狀有:張口困難、咬牙、咀嚼疼痛、嘴歪、咬合不正、頭痛、眩暈等。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顳顎關節疼痛在中醫屬於「痹症」。調理上,會視患者體質狀況,選用像是小柴胡湯、柴胡疏肝湯來疏肝理氣,並搭配疏經活血湯、血府逐瘀湯來促進血液循環,有時也會酌加補腎、健脾的藥物,使臟腑功能更加平衡。針灸時會在顳顎關節附近的下關、頰車、翳風、耳和髎等穴位下針以放鬆局部肌肉;另配合遠端合谷、外關、太衝、陽陵泉等疏通經絡。
她說,患者平時在家可熱敷顳顎關節,日常避免托腮、單側咀嚼等不良習慣,減少張大嘴或咬硬物的動作,有效降低關節負擔。另外搭配適度快走或超慢跑等也能舒緩情緒壓力,緩解顳顎關節的相關症狀。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