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先發左投魏碩成第一局即非常不舒服,他強忍頭痛投完後就醫。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旻陽提醒,頭痛背後可能隱藏潛在嚴重疾病。(記者陳逸寬攝)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中信兄弟今(24)日迎戰台鋼雄鷹,兄弟先發左投魏碩成第一局即非常不舒服,他強忍頭痛繼續投球,下場後已先進行初步檢查並休息觀察,後續會到醫院做近一步檢查。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旻陽提醒,頭痛背後可能隱藏潛在嚴重疾病。
根據羅東博愛醫院衛教資料指出,頭痛幾乎已經是現代文明病,有10大類型,不舒服的人初判後,最好儘快就醫抓出病源。
●發作突然且劇烈的頭痛:
這種突如其來的劇痛通常被形容為「雷擊型頭痛」,是一種需要高度警惕的危險信號。它背後代表的可能與腦血管有關,例如腦出血、腦血管瘤等情況,一般建議盡快就醫。
典型的症狀表現為,頭痛會在短時間內(幾秒鐘~1分鐘)直接痛到最高點,病人的感受可能像是「爆炸型頭痛」、「被閃電擊中腦袋的感覺」、「此生遇過最嚴重的頭痛」等。
●中年後出現新的頭痛:
若以往沒有頭痛的困擾,卻在中年過後出現頭痛症狀,便需要格外留意。原因在於中老年過後,腦腫瘤,腦中風等的發生機率會提高。也因此這個年齡層的病患,頭痛的同時可能隱藏其他原因。
一般來說,年齡劃分點在50歲左右。若家中長輩年過半百突然常喊頭痛,便要特別需要留意!
●頭痛伴隨發燒:
若頭痛伴隨發燒現象,尤其合併有頸部僵硬、皮疹,或是精神不好、一直昏睡的話,可能是腦膜炎前兆。
腦膜炎診斷較為耗時,一般的抽血無法診斷,需要接受腰椎穿刺的檢查以及其他臨床評估才能進一步確診。而且它一般需要住院接受長達數周的抗生素治療,診斷與治療都較棘手,不可不慎!
●婦女懷孕中或是產後出現頭痛:
懷孕婦女或是產後媽媽,由於身體代謝與賀爾蒙的變化,發生新的頭痛,可能會與腦中風、血管栓塞有所關連。此外,懷孕婦女除了頭痛之外,如果又發生高血壓、蛋白尿的狀況,便要留意子癲前症,一旦發病,胎兒和母親都會有危險。
●頭痛伴隨神經症狀:
神經相關的症狀很多,較為常見且與頭痛相關的有:意識變差、單側手腳無力、單側肢體麻木、視力模糊、複視現象、持續噁心嘔吐、癲癇發作等。
背後涉及的病因也非常多,若是突然發作的,可能和腦血管的問題有關聯(腦出血、腦中風等等);若症狀持續了數個月,可能是腦部的腫瘤。
●頭痛嚴重程度,會隨著姿勢擺位而有波動:
如果在起立、彎腰或躺下時頭痛加重,可能表示頭痛和腦壓增高,或是腦壓降低有關。腦壓增高的原因比較多,包含腦出血、腦中風、腦部感染、腦腫瘤、水腦症、新陳代謝方面的問題,少數的處方藥也可能使腦壓提高。
臨床上因為腦壓增高而導致頭痛的病人,症狀描述如:「睡越久頭越痛」、「常常睡到半夜痛醒」、「只要坐起來,頭痛很快就會好一點」等等。相反的,若是因為低腦壓而導致頭痛的病人,描述會出現:「躺下來頭痛就會改善很多」、「一下床就會開始頭痛」。
●頭痛會因為咳嗽、打噴嚏、搬重物等日常動作惡化:
倘若頭痛的嚴重程度,會因為在彎腰、搬重物、重訓、跑步運動,或者是用力咳嗽、打噴嚏、解便的當下,變得更痛的話,有可能是顱內結構性異常,例如後顱窩的壓迫、腫塊、或是感染所致,需要小心。
●同時罹患有癌症、或免疫力低下等慢性病史:
癌症病患若出現新的頭痛,要擔心可能是新的腦部轉移,因此建議將症狀告知醫師。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如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患者,由於身體抵抗力不佳,腦部感染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因此這兩類族群頭痛也要特別注意。
●頭痛的方式與過去有所不同:
原本的頭痛模式突然改變,例如頻率、嚴重度或是持續時間大幅增加、之前是悶痛但變成抽痛、頭痛改變位置等等,可能是腦部有新的變化,建議就醫評估。
●止痛藥越吃越重:
藥物越吃越重,需要小心藥物成癮,也就是「藥物過度使用頭痛」。這意指長期過度使用止痛藥之後,反而導致頭痛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逐漸增加,最終演變為幾乎每日照三餐吃止痛藥,卻仍頭痛發作,但是不吃也會痛起來的惡性循環,此時建議與醫師討論用藥方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